教育背景
2003年9月——2007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专业,本科
2007年9月——2009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航天测控技术专业,硕士
2009年9月——2013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,博士
2011年1月——2013年1月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vcipl实验室,访问学生
工作经历
2013年7月2022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工程系,讲师
2022年7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工程系,副教授
2019年11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工程系,教学副主任
研究成果
近五年主持纵向项目1项,横向项目9项(重大1项),参与横向重大项目2项、纵向重大项目1项;近五年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,其中重要期刊论文6篇
研究方向1: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,成果用于导弹发射装备伪装效果/生存能力评估
研究方向2:飞行器运动参数视觉测量,成果用于长征系列火箭助推分离、星箭分离参数测量;xx导弹控制舱关键部件运动参数实时测量;xx突防弹诱饵弹头微动特性地面测量
1. 代表性期刊论文:
[1] zepeng wang, derong chen, jiulu gong∗. pose error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a single circular feature[j]. pattern recognition, 2022, 129: 1-14.
[2] qunlin chen, derong chen, jiulu gong *. low-complexity adaptive sampling of block compressed sensing based on distortion minimization[j]. sensors, 2022, 22(13): 1-26.
[3] qunlin chen, derong chen, jiulu gong *. a general rate-distor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block compressed sensing of images[j]. entropy, 2021,23(1354): 1-23.
[4] zepeng wang, derong chen, jiulu gong∗, changyuan wang. fast high-precision ellipse detection method;pattern recognition[j]. 2021(111)1-14
[5] jiulu gong, guoliang fan, liangjiang yu, joseph p. havlicek, derong chen, ningjun fan. joint target tracking, recognition and segmentation for infrared imagery using a shape manifold-based level set [j]. sensors, 2014, 14(6): 10124-10145.
[6] jiulu gong, guoliang fan, liangjiang yu, joseph p. havlicek, derong chen, ningjun fan. joint view-identity manifold for infrared target tracking and recognition [j].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, 2014,118: 211-224.
2.代表性发明专利
一种基于重建误差最小化的位姿参数高精度求解方法
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伪装效果评估方法
教学工作
1. 本科生《自动目标识别技术》,《专业综合实验-武器-课程设计(fpga)》
2. 研究生《武器系统测试技术》
社会兼职
1. ieee 会员
2. sensors等期刊审稿人
研究方向
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;视觉测量技术;基于图像的毁伤效果评估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