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背景
1975年9月——1979年10月 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 本科、硕士研究生学历
1980年2月——1983年12月 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物理化学系 博士研究生学历
工作经历
1983年12月——1986年6月 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 讲师
1986年 6月——1988年9月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84教研室 副主任,副教授
1988年 9月——1989年3月 英国利兹大学、剑桥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
1989年 3月——1992年5月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教授
1992年 5月——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(现机电学院) 教授/博导
1999年 8月——2001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 副校长
2012年 3月——2016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火炸药研究院 院长
研究成果
1. li m, feng c, li m, et al.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 surface-grafted in (iii) ion-imprinted polymer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and pre-concentration of indium (iii) 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[j]. hydrometallurgy, 2015, 154: 63-71.
2. jiao a, huang p, qian x, feng c, liu z, tang y, experimental study on new ignition agents used in initiating in situ combustion, energy & fuels, 2015, 29(8): 5382-5389.
3. feng c g, shang h r, liu x, photocatalysis of dinitrotoluene decomposition by h3pw12o40/tio2 and h4siw12o40/tio2 prepared by a modified sol-gel synthesis and solvothermal treatment method,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, 2014, 35: 168-174.
4. xing j, liu z, huang p, feng c, zhou y, sun r, wang s, cfd validation of scaling rules for reduced-scale field releases of carbon dioxide, applied energy, 2014, 115: 525-530.
5. liu y, tong w c, yang l, zhang t l, feng c g, solution heat of potassium styphnate and caesium styphnate in water and dmf at 298.15 k, acta physico-chimica sinica, 2013, 29(3): 467-472
6. feng c g, gan q, liu x, he h y,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rare earth substituted phosphotungstates containing 5-fluorouracil, journal of rare earths, 2012, 30(5): 467-472
教学工作
从1990年起,已经指导91名博士生和46名硕士生毕业,11名博士后出站。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学科责任教授。
社会兼职
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七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,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常委。《安全与环境学报》主编、《防务技术(英文刊)》主编。
研究方向
火工品与烟火技术、燃烧与爆轰、安全科学与技术和新材料